记者昨天从海关总署获悉,2014年海关监管进出境的中欧货运班列货值约48.62亿美元。今年海关将与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海关落实“信息互换、监管互认、执法互助”,打造互联互通大通道,做到“关通天下”。 统计显示,中欧货运班列主要货物为笔记本电脑、液晶显示器、汽车配件、存储器、百货用品等产品。2014年海关支持开通“义新欧”、“湘满欧”等多条中欧货运班列。在新疆阿拉山口海关和内蒙古满洲里海关,常设专用绿色通道,对班列货物实行365天24小时预约通关,实现货物通关手续随到随办,保证货物半小时内办结转关申报单审核、核注、放行手续,实现“快速、准确、优质”的通关目标。
海关结合风险管理理念和班列货物品种单一的特点,依托科技手段提升查验监管效率,采用大型货运列车检查系统对班列货物进行机检扫描,实行非侵入式查验,在保证有效监管的前提下,提高班列货物通关速度。
海关实施“属地申报、口岸验放”模式,各海关密切联系配合,对班列货物的发运、抵达、离境实施全程监控,实现信息互通,提前化解可能出现的问题,保证班列货物顺利通关。海关还与联检单位、铁路部门的协调配合,联检实现班列全程“优先办理、优先检查、优先放行”,铁路换装实现出境班列“优先编组、优先发运”,回程班列“预先请车、提前换装、货到即换”。
此外,中国海关开展国际合作,保障国际通道顺畅。探索建立与哈、俄等运通道沿线国家海关的联系沟通机制,定期通报重点工作,协调解决中欧班列进出境出现的相关问题。
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张广志表示,今年海关继续将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向覆盖全国海关推开,完善海关内部协作、互认共享机制,让跨区域通关更便捷、物流更顺畅。主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。
此文转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网站内容
上一条:没有了!
下一条:梳理国际货运代理服务